3月2日,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名譽院長,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部部長、文科資深教授,教育部首批文科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徐勇團隊到廣水,實地指導廣水找準共同締造理論與實踐的內在一致性和最佳結合點,深入踐行“五共”理念,激發群眾內生動力,辦好鄉村合作公司,形成聯農帶農機制,建立完善多方踴躍參與、廣泛利益聯結、可復制推廣的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長效機制,以“共同締造”激勵“共同參與”、推動“共同發力”、實現“共同富?!钡挠行e措和最佳路徑。
初春的廣水大地綠意盎然、生機勃發。在隨州市委書記錢遠坤,隨州市委副書記、政法委書記甘國棟,隨州市委常委、市委秘書長陳興旺,隨州市副市長徐鋒,廣水市委書記楊光勝,廣水市委副書記、市長崔傳金,廣水市副市長方國全等領導的陪同下,徐勇一行走田埂、到基地、進大棚,看鄉村振興規劃、產業發展布局、共同締造推進,聽合作公司賦能、“三農”潛力激發、集體經濟壯大等方面的情況介紹,實地了解廣水深入踐行共同締造理念,辦好鄉村合作公司,完善聯農帶農利農強農機制的大膽探索和有益實踐,實地感受黨建引領鄉村振興、共同締造推進共同富裕帶來的新面貌、新氣象、新變化。
廣水街道駝子村阡陌縱橫,春景如畫。村黨支部書記黃艷峰介紹,駝子村堅持生態筑基、產業強體、才智聚力、文旅賦能,建立鄉村合作公司,吸納全體村民入股。合作公司堅持“公司主導、農民參與、利益鏈接”的產業發展模式,錨定群眾易上手、謀長遠、鏈接強的經濟作物,整合本村發展大棚蔬菜30余年的人力、技術、市場等資源優勢,興建現代溫室大棚,大力發展反季節黃瓜、茄子、哈密瓜等蔬果,壯大了村集體經濟。該村陸續打造育秧生產、電商直播、農產品批發等“五大功能區”,發展大棚蔬菜、隨州香稻、蓮藕種植、王鴿養殖、農機服務、勞務服務、育秧工廠、瓜果采摘等八大產業,拓展了產業發展新路徑,夯實了鄉村振興的“硬支撐”。
共同締造理念指引下的李店鎮飛躍村文明新風拂面,處處透著產業之美、生態之美、和諧之美。該村堅持特色產業賦能、文旅融合蓄能、共同締造提能,加快壯大主導產業,積極打造鄉村休閑旅游產業鏈,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,培育鄉村振興強動能。
了解到飛躍村通過鄉村合作公司整合優質資源,盤活沉睡資金,集聚閑置資產,團結帶領全村群眾齊心抓產業、合力美環境、協作促振興的情況后,徐勇說,服務“三農”發展,推進鄉村振興要堅持強化黨建引領,理解好、運用好、踐行好共同締造理念,推動共同締造理念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突出群眾主體,盤活農村資源,做好融合文章,引導農民全產業、全方面、立體式深度參與產業鏈,加快推進生產、生活、生態“三生”統籌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建設美麗新農村。
沐浴在春光中的十里街道雙塘村山清水秀、景美人和,宛如一幅氣韻生動的山水田園畫卷。徐勇饒有興致地與黨員干部、村民群眾座談,交流探討踐行共同締造理念,以鄉村合作公司為抓手,引導群眾深度參與產業鏈、分享利益鏈、投身創新鏈的最佳方法和實踐路徑,鼓勵雙塘村用好用活鄉村合作公司平臺,堅持決策共謀“建公司”、發展共建“育產業”、建設共管“拓鏈條”、效果共評“樹品牌”,進一步培育產業特色,延伸產業鏈條,激發產業活力。
城郊街道油榨橋村積極發展生態旅游、休閑旅行、鄉村體驗,打造全方位、多層次、高品位的農文教旅品牌,輻射帶動周邊村組串珠成鏈,形成鄉村旅游“新干線”,繪就鄉村振興“新畫卷”。徐勇與干部群眾深入交流,了解油榨橋村盤活農村“三地一房”資源、推進“三鄉工程”建設、完善村規民約的好機制、好做法,與大家一起探討怎樣延伸聯農帶農鏈條,鼓勵引導群眾廣泛深度參與致富產業發展、基礎設施建設、環境衛生整治,提高自治共建能力,形成共富長效機制。
踏著春天的腳步,徐勇走進湖北金悅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車間,詳細了解“供銷社+公司+專業合作社”一體化經營模式。蔡河供銷社立足服務“三農”,全力打造以服務甘薯產業發展為主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聯合體,全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。徐勇鼓勵供銷社緊貼服務對象,強化服務功能,搭建創新平臺,提高以甘薯為代表的農產品生產種植、加工轉化、示范帶動能力,助力鄉村振興。
踩著春風的節拍,徐勇來到湖北騰云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蔡河基地,800畝蔬菜大棚整齊劃一,一壟壟有機蔬菜充盈其間,青翠欲滴。該公司積極對接市、鎮、村三級鄉村合作公司,打造蔬菜種植、儲運、配送一體化立體網絡,完善建立“投資入股得股金、土地流轉得租金、基地務工得薪金”聯農帶農機制,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周邊農民共同富裕。
一路產業蓬勃,一路村美民樂。楊光勝介紹,近年來,廣水市牢牢把握共同富裕蘊含的價值追求和人民立場,在省委、隨州市委堅強領導下,充分運用“共同締造”理念,積極創辦鄉村合作公司,充分發揮“1+3+2+N”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機制,將共同締造理念貫穿鄉村合作公司發展全過程,健全“村黨支部+灣黨小組+黨員中心戶”縱向組織網和“鄉村合作公司+一約四會+七聯體+其他組織”橫向組織網,把每個村民都納入各類組織,讓每個組織都參與共同締造。同時,不斷做大市級投資平臺,發揮市委“一線指揮部”作用;做實鎮級投資管理平臺,釋放鎮黨委“龍頭”帶動效能;做優村級運營平臺,發揮村黨支部“戰斗堡壘”作用,促進鄉村合作公司“三清”打底、“三變”開路、“三改”立柱、“三線”保障,堅持精細化管理、規范化運營,不斷激活發展要素、優化發展方式,在聯建共管中行穩致遠,在聯動協同中強村富民,在聯農帶農中共同富裕,用共同締造之筆在鄂北大地上描繪一幅生態共美、產業共興、群眾共富的美好畫卷。
徐勇邊走邊看,邊問邊記,通過看現場、聽匯報、座談交流,為廣水把握“共同締造”內涵、找準“共同締造”路徑、實現共同富裕指明方向、加油打氣,并指導廣水深謀劃、集眾智、精繪圖、穩推進、出細活、成精品,充分發動群眾“共謀、共建、共管、共評、共享”,共同締造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。
徐勇、甘國棟、徐鋒、楊光勝等領導為“共同締造與共同富裕研究基地”揭牌,推動研究基地充分發揮理論支撐和技術指導作用,促進華中師范大學的人才優勢、科研優勢與廣水鄉村合作公司耦合互動、融合互促,更好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和鄉村振興動能,以共同締造推進共同富裕。
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,與會人員觀看了共同締造專題片。徐勇及華中師范大學調研團隊與相關部門、平臺、鎮村負責同志親切互動,圍繞在鄉村合作公司管理架構中更好體現農民參與權決策權、在制度設計中凸顯民生保障、壯大集體經濟推進鄉村善治等課題深度交流研討,促進高校理論研究與廣水基層生動實踐碰撞火花、啟迪思路、促進融合,推動共同締造理念更好地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
徐勇教授說,到廣水開展專題調研,看到了踐行共同締造理念、推進產業融合發展、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的真實范例,找到了以黨建引領激發群眾內生動力、壯大集體經濟的理論依據,以共同締造推動共同富裕的生動實踐真實可感、觸手可及,令人印象深刻。
徐勇指出,共同締造是一種新的產業形態和社會形態,是創新基層社會治理、引領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。廣水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,深刻領悟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精神實質,找準共同締造的理論依據,把握共同締造的深刻內涵,以黨建為引領,將共同締造理念貫穿鄉村振興全過程。要建立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,構建“縱向到底、橫向到邊、共建共治共享”的社會治理體系,讓組織覆蓋每名群眾,實現共同締造多元協商、共建共享;要以平臺為條件,依托鄉村合作公司盤活閑置資產、用活項目資金、激活發展資源,不斷暢通要素流動,集聚發展動能;要以多方為主體,凝聚民意、民力、民智、民聲、民心,群策群力,同心同向,營造人人都是參與者、踐行者、受益者的共建氛圍,探索多元共治、多方參與、多效融合的締造模式,凝聚共同締造強大合力;要以產業為支撐,立足特色資源、關注市場需求,培育優勢產業,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,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;要以公司為載體,引導鄉賢能人、市場主體、平臺公司積極參與,切實發揮鄉村合作公司在興產業、建機制、帶農民、促增收、助振興方面的引領、示范、帶動作用,提速產村融合,助力鄉村振興;要以整合為手段,充分盤活、整合、統籌各類資源,深入挖掘和發展特色產業,深度連接龍頭企業、鄉村合作公司、專業合作社、群眾服務隊,拉長延伸產業鏈條,強化示范帶動效應,構建穩固持續的聯農帶農利農強農機制;要以利益為紐帶,深入踐行“五共”理念,發揮市場主體作用,推動村集體、市場主體、農民形成利益聯結,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,確保產業發展有收益、可持續,推動共同締造常態長效、走深走實。要以共富為目標,推動個體化的小生產轉變為社會化的大生產,通過以點帶面、串點成線、連線成片,推動集體增強、農民增收、農業增質、治理增效、鄉村增色,以共同締造推動共同進步,實現共同富裕。
融媒體記者:鄭偉 楊輝
責任編輯:王譯萱
審 核:陳春蓮